我特别荣幸地采访了我的一个朋友,Jason Henniger,他是一名作家、编辑,也是佛教方面的专家。我认为从这个特殊的哲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和抑郁症会很有趣。在我自己对如何应对抑郁的探索中,我发现调查其他文化和哲学方法如何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很有帮助。我真的希望这次采访能像我一样给你启发。
生物:杰森·亨宁格住在洛杉矶,目前是《活佛》杂志的助理执行编辑和米德尔威出版社的前编辑。他也是一个极客,诵读困难,还有一个特殊需要的孩子和一个神经正常的孩子的父亲。他还为科幻奇幻网站Tor.com撰稿。
我知道你可能可以写一部小说,但你能简要描述一下东方哲学以及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吗?
对于我来说,东方哲学这个范畴有点太宽泛了。我必须专注于佛教,因为这是我所知道的。那么,佛教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好吧,如果你从自尊而不是傲慢、同理心、思维清晰和赋权感的角度来考虑心理健康,我认为佛教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来实现所有这些要素。
孤立和无力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因素。佛教教导我们,从微观到宏观,所有的生命都是相连的。约翰·多恩(John Donne)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佛教徒也会同意。我就是我,但我是谁与你无关。我们都是平等的。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一句空洞的陈词滥调,但在佛教中,这是一个中心宗旨,意思是最真诚的。
佛教给人的感觉是大海里的一股波浪,而不是生活是孤立的现象。波浪就是波浪,但不能与海洋的其他部分分开。大海所有的伟大之处都在于一个波浪,每一滴水都像大海。佛教给它的修行人一种深刻的联系感,而不丧失身份,从来没有优越感或自卑感。
另一方面是因果报应的观念。现在,因果报应受到了批评。人们往往只认为因果报应是一种惩罚,但这个概念实际上比因果报应更加中性。在梵语中,“业”的意思是行动。佛教教导我们,我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来自我们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意味着我们要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负责,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有限的观点。这样看: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可以改变。业力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和授权的教义。
综上所述,我只能认为这样的观点有利于健康的思考。
佛教如何定义抑郁症?他们对抑郁症的疾病模型有什么看法?
我不知道佛教是否有明确的定义,但佛教告诉我们,痛苦源于妄想。根据许多佛教流派的说法,这种错觉的核心是认为自己或他人内在没有开悟的潜力,或认为现象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这种错觉产生了无数其他的错觉:孤立感,视他人为高人或低人,认为生命的力量与自己是分开的。在目标中,在暂时的事物中寻求幸福,而我们都非常清楚,瞬间的愿望实现与幸福相去甚远。
抑郁症的疾病模型…和以前一样,佛教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佛教有2500年的历史,而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我要说的是,佛教绝对支持人们在需要的时候应该寻求医疗帮助的观点,无论疾病是什么。单靠祈祷或冥想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宗教与正确的医学相结合,是一种强大的结合。从哲学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在各种治疗方法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区分有用的和不太好的。
根据这种哲学,悲伤是一种应该根除的东西,还是它只是人类正常状况的一部分?
所有的人都会时不时地遭受痛苦。如果这不是真的,我们就不是人了。在某些形式的佛教中,消除痛苦是一个目标,但我个人并不看重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成佛是一种深刻理解的状态,但不是神性或非人性的状态。如果佛陀从未受苦,他或她怎么能感到同情呢?
所以,不,我不认为痛苦可以被根除。但我确实认为,一个人可以获得智慧,不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智慧使我们视野开阔,因此有一种分寸感,使我们不会遭受超出理智的痛苦。
佛教对“空”是怎么说的?
为了避免混淆,我只是想澄清佛教的空性概念,(”空在梵语中,也被翻译为非实质性)是不一样的感觉是空虚的内部,或感觉你的生活是漂流的,没有意义。”空这里讲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先把它放在一边。
我认为,情感空虚是一种被自己的问题消耗殆尽的结果,我们将自己与生活隔绝开来。我们变得像白噪音,模糊,对我们自己模糊不清。在这一领域,佛教,甚至宗教本身,都具有巨大的价值。毕竟,宗教思想的意义不就是在说,在宇宙的宏伟蓝图中,你是有价值的,你与伟大的事物相连,你是一切的一部分吗?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佛教民间传说中的故事。一个女人失去了她的孩子,她非常悲伤,把孩子的尸体紧紧地抱在自己的身上,要求有人给她治病。她走近佛陀,向他要给她孩子吃的药。他叫她挨家挨户地去,凡是没有人受苦的人家都采一朵白花,他就用这些花做药。于是她挨家挨户地打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剧。最后,她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这使她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她还得哀悼吗?当然可以。但是她的行为恢复了她的联系和她的同情,这反过来帮助她充分地度过了她的悲伤,而不是陷入孤立的幻想的循环中,在这种循环中,她的整个生命都被一件悲剧事件所定义。
压力呢?这种哲学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对抗压力和缓解焦虑吗?
压力到底是什么?当你思考它的时候,它是一个相当模糊的东西。最初,压力意味着身体上的紧张,是建筑上的一个问题。不知何故,这成了焦虑和恐惧的同义词。
所以当你感到有压力的时候,也许应该花点时间问问自己,你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它是恐惧吗?内疚吗?这是悲伤吗?绝望吗?
佛教有无数的冥想和练习方法来培养一种以心为中心的精神,太多了,无法在这里定义。但最重要的是佛教强调自我意识和行动。我们有无限的潜力,这不是花言巧语。
生活本身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害怕改变就是害怕生活,真的。最好知道,因为生活是变化的,生活不是停滞的东西,不是无休止的紧缩。我们随时都可以改变航向。
我听过很多关于冥想的心理好处。我试着冥想,但我的心总是跳来跳去。你有什么建议给我和其他不太明白如何去冥想的读者吗?
西方人最熟悉禅,禅中禅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这是一种尝试进入一种前语言状态的方法。因为这是对冥想的一般看法,人们倾向于认为,如果在冥想过程中出现了想法,那就是做错了事情。让我们放弃那个想法,好吗?
冥想只是让自己平静下来,排除干扰,思考生活。所有的姿势、手势、特殊的靠垫、香和特别安静的房间……这些事情最多是次要的。你不需要宣纸窗户和榻榻米垫。你只需要花时间诚实地思考生活。园艺可以是冥想。骑自行车、跳舞或游泳都可以是冥想。在公园里散步或者只是坐下来整理一下你的思绪就足够了。但是也要记住,仅仅冥想和行动是不一样的。佛教就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冥想练习只是冥想过程中的一个步骤,而不是整个过程。
佛教对幸福是怎么说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吗?幸福应该是生活的目标吗?
幸福绝对应该是人生的目标。如果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感到快乐,那我们为什么还活着?但佛教对幸福的看法是特殊的。没有问题的生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是幸福的生活。幸福是智慧,不依赖外在。幸福是看到生活没有过滤,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和帮助别人。这不是获得或失去一件东西的问题,社会地位,认可,名誉或金钱,诸如此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短暂而重要的,但与真正的幸福很难相提并论。真正的幸福是不妄念,也有同情心帮助别人从妄念中获得解脱。
你相信精神/身体与情绪障碍有联系吗?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有多少控制力?
佛教并没有真正地把心与身区分开来,除了从角度上看。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情绪?好吧,从个人观点而不是从佛教教义来说,我真的不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我的感觉。我不想审查自己。我认为这是不健康的。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少控制多表达!我不是说我是个野人。远非如此。但除了我真实的情感,我没有丝毫的欲望去感受任何东西。别的都是谎言。
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一个人该如何对付抑郁症呢?
我认为应对是不够的。我认为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我所属的佛教组织“国际创价学会”(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会长池田大作(Daisaku Ikeda)说:“希望是一个决定。”This has become my motto in life. Hope is not desperation or foolishness or evasive optimism. It's a decision, and a damn good one.
在电影中,哈罗德和莫德,莫德说,给我一个L!给我一个I!给我一个V!给我一个E!L-I-V-E,生活!否则,你在更衣室里没什么可说的。”This is profound and wonderful advice. In the depths of depression, we so often think, "If only I could stop feeling, I'd be ok." But there is no joy in that. Joy never comes from feeling less.
但是允许自己去感受,去表达感受,是需要勇气的。希望和勇气。我们如何产生这种勇气?我认为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帮助别人。我不是说当受气包;我的意思是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和一个人联系,成为一个好朋友。就像那个失去孩子的女人的故事一样,当我们同情地与他人相处时,每个人都有收获。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根据佛教故事,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获得大彻大悟之前曾与恶魔之王玛拉交锋。玛拉用尽全力折磨和嘲弄释迦牟尼,说他毫无价值,软弱无力。玛拉攻击他的自尊心。当他打败恶魔时,释迦牟尼的觉悟光芒四射。但当佛陀考虑如何传授他所学时,玛拉第二次进攻。第二次打败恶魔后,佛陀开始教导。
为什么马拉攻击了两次?因为修行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他在成就和教导之前攻击释迦牟尼,无论哪种情况,释迦牟尼都必须满怀希望和信心打败恶魔。
无论你信仰什么宗教,如果你信仰什么宗教,我认为在面对抑郁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点,就像释迦牟尼与恶魔战斗一样,你必须面对最可怕的、嘲弄你的恶魔,把他们的屁股踢开,否则你永远不会前进。你这样做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关心的人。这是通过治疗、冥想、药物或其他组合来实现的,这超出了我的权限,但首先是希望,希望是每个人现在都可以做出的决定。
谢谢你杰森!我喜欢你的临别留言。我知道我们的读者也会。
* * * *